全国
餐厅个个强调好食材,为什么90%的老板都赔了?
2018年8月13日 餐饮老板内参 王菁
34 收藏
当越来越多的餐企都开始强调“食材原产地战略”,为什么效果却千差万别?好食材这张牌怎么打更有力?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餐饮老板内参(ID:cylbnc),转载已获得授权。

前一段时间,内参在南京举办的小灶课堂上,小厨娘、西尾抹茶、谷语有曰等南京代表品牌在强调场景力的同时,都提到对好食材战略的重视,很多甚至会把食材作为卖点力推。


再向全国市场纵深,以巴奴、喜家德为代表的头部品牌把“原产地好食材”上升到企业战略,更多的新兴崛起品牌包括很多传统街边店,也开始在宣传中强调“辣椒、花椒、大米和水”等原产地食材的价值。把单纯强调食材的品质,进一步利用“原产地标签”来精准表达。

 




  01    - 从“食材升级”到“原产地战略”  他们遭遇了这些痛点

 

2018年已经过半,餐饮人在盘点和交流自己的品牌战略时,普遍对消费升级有所反思,最直观的体现在供应链食材端。内参君和多位餐饮人交流,发现他们普遍有这三个痛点:

 

- ➊ -

品质和价格不够稳定

只能投钱投人盯在现场 

 

随着品牌体量的扩张,对食材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,从原产地获得稳定食材货源的难度随之增加。

 

某川渝小吃品牌创始人告诉内参君,他们拥有四十多家连锁店,对做辣椒油的底料需求量很大。尽管供应链已经很标准化,他仍然每个月派人飞往成都辣椒油供应商处,盯着对方现场炒制,然后由自己工作人员打包发货。

 



“开始没经验我们吃过亏。炒制辣椒面的过程中你稍微不注意,师傅就可能偷偷给你加进去去年或前年的边角料,这样的东西拿回来,做出来的辣椒油口感差别很大,有顾客专门还提过意见。所以我们宁可出机票出人去全程监督,也要保证出品的稳定。”

 

- ❷ -

自建供应链仍有局限

可能错失对市场变化的感知

 

井格重庆火锅的联合创始人金睿表示,扩张到14家店时,企业花了半年投入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上了中央厨房,却很快决定停掉。

 

“即使标准化问题解决了,但很快发现新问题,比如生产计划很难和门店实际需求始终匹配,经常出现原料不够用或者备货过多浪费。我们决定把专业事给专业人做,把中央厨房关停了。”他说。



 

工业化生产和管理不是餐饮人的强项,在供应链上投入太多精力,会忽略对市场端的感知,反而会错失市场竞争机会。事实上,即使下血本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,由于餐饮原材料众多,对于一些时令或者用量较小的食材,仍然存在盲点。


 - ❸ -

缺乏创新的营销手段

“最后10米”的问题解决不好

 

一家以食材作为重要卖点的餐饮品牌负责人告诉内参君,如何挖掘优质食材的营销点,使得它对消费者更富吸引力,这是他们眼下最头疼的问题。

 



“原产地战略”解决了食材从原产地到餐厅后厨的问题,然而从后厨到端上餐桌的“最后10米”,才是消费者近距离观察体验的重要阶段。

 

当食材被做成菜肴,原料的优劣在此时却表现得并不够直观——经过了多重烹饪和调味,食材的本味被部分掩盖,而消费者本身对于食材的认识也不足以分清楚好坏。

 

“通过主题营销活动,让服务人员在用餐过程中有意强调,或者将食材摆在餐厅里,这些手段我都觉得还不够生动,但是找不出更好方法。”他说。

 


  02  -   让好食材变成一种体验    可以探索这两个方向

 

对食材的营销,餐饮品牌的手段普遍单一,常常一厢情愿地宣扬食材的新鲜、珍稀和昂贵,但食客往往并没有get到这些点,让他们在供应链的投入打了折扣。这两年,以场景体验制胜的品牌层出不穷。而食材和场景体验相结合,正是最新的突破点。


 - ➊ -

把食材营销出去

不妨学学“网红店”

 

在发掘原产地好食材的营销点上,餐厅应该向两类品牌学习,一类是善用媒体的餐企,一类是善于打造场景的网红店。

 

西贝是前者中的典型案例,一道新菜“水盆羊肉”的上市,赚足了全国吃货的眼球。


从菜品的研发阶段,西贝就开始利用市场调查引起外界关注。之后,内容营销团队开始筹备这款新菜的话题互动,从微博、知乎等多个渠道进行话题营销。随后,西贝通过线上在11个城市推出了“水盆羊肉”品鉴会邀请。




上市之前,西贝还通过微信、微博、知乎、今日头条、美团点评等传播渠道全面推新,“水盆羊肉”新品上市第一天,西贝官方微信、微博联动推送营销内容。这道菜从研发、试吃到上市首日,累计共获得了1600万+的全网关注量。

 

小厨娘品牌市场部负责人王振海也提到,善于营造良好场景体验的网红店,在门店装修、网络传播、菜品创新和用餐服务等多个维度,都能为消费者创造出“超预期”的感受,这些都可以合理移植到对食材的营销上。

 

“比如把特色原材料变成门店软装、从食材当中寻找娱乐性话题,都值得打‘食材牌’的餐厅深入研究。”王振海说。


 - ❷ -

寻找更可靠的平台

用专业第三方来加分

 

供应链正成为餐饮竞争的高阶壁垒,没财力和能力自建供应链,寻找代工又担心品质不可控,很多连锁型的餐饮企业,正把目光投向专业的第三方供应链和渠道巨头。


从火锅、烤鱼、酸菜鱼到中式快餐,很多15-50家门店的连锁品牌,纷纷主动把食材“外包”给专业第三方,从最主要的主打食材、调味料、酱汁到果蔬青菜交出去,然后轻装上阵实现更快速的扩展,更安全的品控。

 

深耕中国餐饮市场20年的麦德龙,早在餐饮业兴起“原产地战略”10年前的2007年,就成立麦咨达可追溯系统,建立了食材“口口安心、源自品质”的全程可追溯体系。


在确保食材源头高标准的前提下,对农产品的加工、包装、和运输等环节,实行严格的控制和记录,让每一个过程都能被追溯。



 

目前,麦咨达可追溯系统已涵盖4000多种可追溯商品,包括果蔬、畜禽制品、奶制品、水产品和综合类五大产品线,对上下游公司、加工工厂人员和农民做了培训,可追溯商品来源涉及诸多企业和基地,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地。


只需扫描可追溯码,就能知道食材的全部生长过程,包括来自哪个农场、相应种植面积、土壤和灌溉水等状况,连植保操作员及植保记录也一清二楚;与此同时,还能查询到产品的分拣、包装过程,从采摘、分选、包装到运输信息以及物流温度控制,也都一目了然。

 

某连锁火锅和西餐厅的两位负责人向内参君表示:这两年食安问题频发,选择专业的第三方供应商,即便成本高一点但对品牌是一道防火墙,应该把它视为投资而不是简单的成本。到春节前后,很多批发市场关门,像麦德龙依然正常营业配送,对品牌更有保障。


真正的全程可追溯,不但免去了餐企派人“盯梢”,更能够通过门店的巧妙设置成为新的顾客信任点,让食客体验感增加时,对品牌的出品理念认识更直观。

市场合作  联系方式
渝ICP备17015888号-1
公安备案号 50010602501709